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教授方輝在接受采訪(白鵬 攝)
“豫東、魯西地區是殷商探源的重要區域,殷商族源應以商丘為中心探尋?!比涨?,出席殷商探源與豫東考古暨三代文明學術研討會的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教授方輝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商丘為中心的豫東、魯西地區,一直是殷商文明探源的重要區域,從20世紀30年代以來,考古學家、歷史學家一直很關注這個區域。但是因為歷史的原因,豫東、魯西地區是著名的‘黃泛區’,考古工作一直很難開展。所以幾次考古項目都沒有持續下來,反而是在豫東、魯西之外的區域,尤其是在河北等地有一些相關的考古發現,所以考古學界就把研究投入到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在那一個區域也發現了相當于‘商先公’時期的文化,我們叫‘下七垣文化’,可以說這是目前學術界的一個主流,認為殷商文化是從河北逐漸南下,到了河南產生了鄭州商城、偃師商城等,學術界反而對豫東、魯西地區的關注不像以前那么多了?!狈捷x開宗明義地談起了當前學術界殷商文化研究的現狀。
方輝認為,豫東、魯西地區是商先公起源的重要區域?!秶Z·魯語》中記載:“冥勤其官而水死?!币馑际?,商的第六代高祖叫冥,死于治水事業,他是一位像大禹一樣的治水英雄。從甲骨文記載的內容看,對他的祭祀非常隆重,說明他的地位非常高,商族的活動區域也一定是深受水患的區域,而不可能是在地勢高亢的太行山東側,這是從文獻上的理解。商人對于牛的重視,這是其他各個族群所沒有的。夏人主要用豬祭祀,周人用馬、羊祭祀。唯有商人最重視牛,不但用牛馱載進行貿易、商業活動,還用牛進行祭祀,這個被商周時期繼承下來,和夏是不一樣的。恰恰是在商丘及其附近發現了用牛的考古發現,像山臺寺、平糧臺遺址的發現,包括山東聊城陽谷縣景陽岡遺址的發現,恰恰是在豫東、魯西區域,龍山文化相當于商先公時期,存在用牛祭祀的現象,而且僅僅發現在這個有限的區域內,這不是偶然的,這與商人對牛、牛牲的重視直接相關。
“古人隨著遷徙,可以因地制宜采用當地的一些相關陶器,但信仰是很難改變的。從這記載來看,我認為殷商的族源、先商文化,應該到以商丘為代表的豫東、魯西地區來尋找?!狈捷x最后提到,探討殷商文化的起源要厘清標準。(商丘日報融媒體記者 白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