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prrr1">

<pre id="prrr1"><pre id="prrr1"></pre></pre>

    <track id="prrr1"><strike id="prrr1"><rp id="prrr1"></rp></strike></track>
        <pre id="prrr1"></pre>

          拓古傳今 李仁清金石藝術博物館花落商城縣

          2023-08-07 08:29 | 中國搜索
          分享到:

          核心提示:近日,第二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暨大國工匠論壇在京開幕。全國85位大國工匠齊聚北京參加開幕式。河南大國工匠、河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高浮雕傳拓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李仁清連續兩屆受邀參加。

          李仁清金石藝術博物館室內場景(洪蘭 攝)

          近日,第二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暨大國工匠論壇在京開幕。全國85位大國工匠齊聚北京參加開幕式。河南大國工匠、河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高浮雕傳拓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李仁清連續兩屆受邀參加。

          讓人贊嘆的拓技(洪蘭 攝)

          傳拓是中國古人的一項偉大發明,讓甲骨、彝器、碑刻、磚瓦陶等歷代金石器物的銘文圖像,以紙質墨本形式原大復制。千余年來,拓本與古籍一起,構成了記載、保存和傳播中華文明的紙質文獻主體。李仁清是河南省商城縣人,在他近40年的傳拓生涯中,致力于現代傳拓技藝的傳承創新,是聲名遠播的國家級古籍修復技藝傳習導師。

          以拓片復制成型的大型古代石碑——大唐嵩陽觀紀圣德感應以頌碑(洪蘭 攝)

          “漢三闕、墓志、碑刻和石窟高浮雕等拓片展區展出的眾多作品,形神兼備、栩栩如生,拓技之妙讓人贊嘆。尤其是全國首個以拓片復制成型的大型古代石碑——大唐嵩陽觀紀圣德感應以頌碑更是讓人嘆為觀止。這里不僅讓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活起來’,還有助于培養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月6日,酷愛非遺文化的黃先生專程帶著女兒來到商城縣李仁清金石藝術博物館欣賞拓片。

          李仁清現場傳授拓印技藝(余文濤 攝)

          隨后,父女倆又來到館內的研學教室,跟著教學老師一起學習拓印技藝,體驗拓印過程。上紙、噴濕、剪紙、砸刷、晾干、撲墨……一系列流程下來,立體石雕磚上的雕像就纖毫畢現地展露在平面拓片之上。

          據悉,2022年底商城縣為引進人才助推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在赤城辦事處紅色小鎮一號樓為李仁清的拓片作品安了“新家”。該博物館(國家古籍修復技藝傳習中心李仁清傳習所)占地面積1500余平方米,共有金石拓片展品600余幅(分批展出),全部由李仁清捐贈,是目前已知國內面積最大的集展示、收藏、保護、研究、教育以及傳拓體驗功能于一體的公立專題博物館。目前,展出的展品包括河南登封嵩山漢三闕、鄭州市鞏義石窟及歷代名碑、墓志等,均是李仁清的主要代表作品,部分展品為國內首次展出。

          拓片知識講座(余文濤 攝)

          “為讓更多市民及孩子們了解這項非遺技藝,培養傳承人,我們還在館內設置了金石傳拓研學及文創教室,可容納100人以上同時學習。截至目前,已有千余人到博物館參觀、體驗?!鄙坛强h紅色旅游特色小鎮項目負責人張上峰介紹。

          據悉,李仁清對傳拓技藝的創新,主要體現在他創造性地解決了對古代高浮雕、圓雕石刻等進行立體傳拓的難題,通過水墨傳拓使雕塑作品回歸到平面的構圖“粉本”,解析、還原了一大批珍貴的漢魏唐宋藝術珍品。這一創新極大拓展了傳拓這一古老技藝的創作領域及表現方式。此外,近年來,李仁清還把其高浮雕作品,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制作成“彩拓”,并變身為客廳掛件、擺件,以及口罩、手提袋等文創產品,讓傳拓技藝走出博物館,走進尋常百姓家。

          “下一步,我們將圍繞‘高浮雕傳拓藝術’主題,以傳承和創新河南代表性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線,通過舉辦系列活動,推動傳拓技藝走進校園、走進大眾視野?!鄙坛强h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洪蘭)

          來源:商城縣委宣傳部

          文章關鍵詞:
          李仁清 金石藝術 博物館
          分享:
          國搜推廣

          聯系郵箱 : hezuo@chinaso.com

          聯系電話 :(+86 10)88055782

          更多熱點盡在新聞早班車
          請關注中國搜索官方微信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